吐哈盆地丘东气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气藏储层差异性分析

被引:3
作者
杨松岭 [1 ]
杜建平 [2 ]
马广明 [3 ]
蒋玉双 [3 ]
史自力 [3 ]
何志平 [4 ]
康永尚 [5 ]
机构
[1]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3]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
[4] 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相分异; 储层; 三角洲; 吐哈盆地; 丘东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吐哈盆地丘东凝析气田主力产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部的砂岩层,可分为上气藏(X4-X5)和下气藏(X6-X9),上、下气藏的储集体虽然都是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但在储集物性、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上、下气藏因其所处的旋回位置及相分异作用不同,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上气藏储层物性明显优于下气藏。该研究表明,基于基准面变化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可有效地用于预测储层的纵横向分布,对油气藏开发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 [J].
张忠民 ;
涂强 ;
赵澄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3) :8-11+17
[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粘土矿物纵向异常演化与成因分析 [J].
刘宝珺 ;
李伟 ;
付建奎 ;
岑晓春 .
地球科学, 2002, (05) :504-508
[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 [J].
王劲松 ;
冯利平 ;
张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18-20+6
[4]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沈守文 ;
彭大钧 ;
颜其彬 ;
黄先律 ;
李志军 .
沉积学报, 2001, (02) :263-270
[5]   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聚煤期古构造 [J].
曹代勇 ;
邵龙义 ;
张鹏飞 .
古地理学报, 1999, (02) :46-52
[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富集地质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J].
王新民 ;
赵应成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27-33
[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温吉桑辫状河三角洲与油气聚集 [J].
李文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3) :63-67
[8]   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相带与砂体的展布特征 [J].
李文厚 ;
柳益群 ;
冯乔 ;
王武和 ;
杨珍祥 ;
李华明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2) :168-172
[9]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J].
纪友亮,冷胜荣,陈丽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6)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