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AC/DC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31
作者
徐光虎
王杰
陈陈
曹国云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2]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上海市徐汇区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并联系统; 微分代数模型; 非线性动态负荷; 反馈线性化; Bronovsky标准型;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5.07.010
中图分类号
TM571.6 [特殊控制器];
学科分类号
0811 ; 081101 ;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并对交直流混合(AC/DC)系统中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SMIBs)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多机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103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研究 [J].
黄莹 ;
徐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9) :11-16
[2]   直流调制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研究 [J].
荆勇 ;
杨晋柏 ;
李柏青 ;
马世英 .
电网技术, 2004, (10) :1-4
[3]   直流输电模型和调节方式对暂态稳定影响的统计研究 [J].
吴红斌 ;
丁明 ;
李生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0) :32-37
[4]   阻尼联络线低频振荡的SVC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研究 [J].
杨晓东 ;
房大中 ;
刘长胜 ;
宋文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1) :56-60+64
[5]   自适应离散变结构控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宋立忠 ;
陈少昌 ;
姚琼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2) :98-101
[6]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三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晌 [J].
朱方 ;
刘增煌 ;
高光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1) :21-23
[7]   多机电力系统参数自适应控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J].
王杰 ;
陈陈 ;
吴华 ;
苏建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5) :6-10
[8]   电力系统中微分代数模型的非线性控制 [J].
王杰 ;
陈陈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8) :16-19+24
[9]   对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 [J].
YoungMoon park KwangHoLee MyeonSongChoi SeungHo Hyun RimTaigLee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nieeri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eoul Korea .
电网技术, 1995, (09) :14+8-14
[10]   非线性系统几何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卢强 ;
孙元章 ;
高景德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0, (S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