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3
作者
陈建华
栾明宝
许英
王晓飞
孙志民
邹自征
熊和平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业部茎纤维生物质与工程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苎麻; 核心种质; 抽样方法; 聚类方法; 遗传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3.1 [苎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国家长沙苎麻圃的790份种质资源,在已有的25个性状数据的基础上,采取优先取样+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方法,利用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方法,无序质量性状采用simplematching,有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采用欧氏距离,在20%的抽样水平下,构建了158份苎麻核心种质。构建的核心种质的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数量性状方差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高于原种质,极差符合率100%;质量性状的性状频率分布与原种质有差异的性状为12.5%;原种质的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共适应基因系统基本上在核心种质中得到保留。构建的核心种质可以很好的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苎麻核心种质构建方法 [J].
栾明宝 ;
陈建华 ;
许英 ;
王晓飞 ;
孙志民 .
作物学报, 2010, 36 (12) :2099-2106
[2]   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J].
熊和平 .
中国麻业科学, 2010, 32 (06) :301-304
[3]   利用核心种质发掘及评价花生抗黄曲霉资源 [J].
姜慧芳 ;
任小平 ;
王圣玉 ;
张晓杰 ;
黄家权 ;
廖伯寿 ;
Corley C HOLBROOKA ;
Hari D UPADHYAYA .
作物学报, 2010, 36 (03) :428-434
[4]   白桦核心种质构建的抽样方法 [J].
魏志刚 ;
高玉池 ;
杨传平 ;
刘桂丰 ;
刘关君 ;
张含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7) :1-4
[5]   基于SSR标记构建西南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方法 [J].
姚启伦 ;
方平 ;
杨克诚 ;
潘光堂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3) :225-228
[6]   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J].
王新超 ;
刘振 ;
姚明哲 ;
马春雷 ;
陈亮 ;
杨亚军 .
茶叶科学, 2009, 29 (02) :159-167
[7]   南方坡耕地的有效水土保持植物——苎麻 [J].
土小宁 ;
陈书春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7, (04) :45-48
[8]   苎麻分子育种与饲料用苎麻研究进展 [J].
喻春明 ;
陈建荣 ;
王延周 ;
朱爱国 ;
唐守伟 ;
熊和平 .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S2) :389-392
[9]   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J].
李银霞 ;
安丽君 ;
姜全 ;
赵剑波 ;
李天红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5) :22-28
[10]   梅花品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J].
明军 ;
张启翔 ;
兰彦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