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时空分布和影响机制

被引:29
作者
肖凡
任建造
伍敏冬
刘天辉
符文颖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区位; 时空演变; 区域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2.004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区位研究是当今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而数据的缺乏导致了目前全国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县域等尺度,运用核密度估计、区域重心、相对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同时建立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以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区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1世纪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较稳定的多核心空间结构。(2)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域重心小幅度地自东南向西北移动。(3)高新技术企业先是在县级和市级尺度呈现出均衡化趋势,省级尺度则相反;直到2011年,三个尺度下区域集聚程度均在不断扩大。(4)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形成流程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其中创新环境水平、知识创造水平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2]   技术创新的社会结构:中国转型期企业研发行为的一个解释 [J].
付海艳 ;
石军伟 ;
胡立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2) :149-153
[23]   高技术产业演化的时空分异测度研究 [J].
许箫迪 ;
王子龙 ;
谭清美 .
科学学研究, 2007, (06) :1095-1103
[24]   南京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扩散研究 [J].
陈家祥 ;
王兴平 .
城市规划, 2007, (07) :32-38
[25]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研究——基于省际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梁晓艳 ;
李志刚 ;
汤书昆 ;
赵林捷 .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453-460
[26]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J].
廉晓梅 .
人口学刊, 2007, (03) :23-28
[2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 [J].
蒋殿春 ;
夏良科 .
世界经济, 2005, (08) :5-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