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T模型的江西省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被引:21
作者
席细平 [1 ,2 ]
谢运生 [1 ]
王贺礼 [1 ]
范敏 [1 ]
石金明 [1 ]
罗成龙 [1 ]
机构
[1]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2] 江西省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IPAT模型; 碳排放; 峰值预测; 能源强度;
D O 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4.06.005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江西省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利用IPAT模型对未来江西省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进行预测。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对峰值的影响较为重要。按照江西省目前发展趋势,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合理下降,江西省的峰值到达时间约在2032-2035年之间。因此,保持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对江西省尽快出现碳排放峰值至关重要,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应成为江西省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768 / 7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西统计年鉴.[M].曹青云主编;江西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渠慎宁 ;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0-15
[3]   基于I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景研究 [J].
聂锐 ;
张涛 ;
王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9) :1557-1564
[4]   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J].
温景光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2) :29-32
[5]   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附视频 [J].
姜克隽 ;
胡秀莲 ;
庄幸 ;
刘强 .
中外能源, 2009, (06) :1-7
[6]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