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16
作者
高利伟 [1 ,2 ]
王方浩 [3 ]
马林 [1 ]
张卫峰 [3 ]
马文奇 [1 ]
张福锁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
[3]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
关键词
河北省; 作物秸秆; 资源利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3.061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 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079 / 110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J].
冯华 ;
宋振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94-98
[2]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14-1018
[3]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J].
刘娣 ;
范丙全 ;
龚明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404-407
[4]   湖南省桃江县农业资源利用的循环经济分析 [J].
钟石仑 ;
孙葭 ;
谢小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3) :382-384
[5]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J].
刘世平 ;
陈后庆 ;
聂新涛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张洪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51-56
[6]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对策思考 [J].
常蔷薇 .
榆林学院学报, 2008, (03) :42-44
[7]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创建节约型社会 [J].
杨娟 .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05) :62-64
[8]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经济损失研究 [J].
王丽 ;
李雪铭 ;
许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70-175
[9]   中国·河北省首届循环农业暨秸秆综合利用实践与展望国际论坛会议简讯 [J].
宋林平 .
河北农机, 2007, (06) :4-4
[10]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J].
张培栋 ;
杨艳丽 ;
李光全 ;
李新荣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