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城镇居民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晔 [1 ,2 ]
刘丹 [3 ]
张林秀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关键词
城镇居民碳排放; 居民消费; 投入产出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1204 ;
摘要
从消费角度出发,分别对2003和2012年中国城镇(不含港、澳、台地区)居民碳排放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因素对区域分异有弱化作用。从城镇居民人均碳排放来看,不同地区消费构成、能源结构、产业结构3因素对城镇居民碳排放影响的差异总体表现为:消费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其他部门相比,大多数地区工业部门的生产能耗、投入产出周转量和产品购买量是影响当地城镇居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城镇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政府应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能耗模式、产业模式和消费模式因地置宜管理城镇居民碳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6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陕西省碳足迹时空变化研究 [J].
赵先贵 ;
马彩虹 ;
肖玲 ;
纪芙蓉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537-1542
[2]   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J].
曲建升 ;
张志强 ;
曾静静 ;
李燕 ;
王勤花 ;
邱巨龙 ;
刘莉娜 ;
董利苹 ;
唐霞 .
科学通报, 2013, (03) :260-266
[3]   中国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与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基于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比较视角 [J].
常跟应 ;
黄夫朋 ;
李曼 ;
李国敬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81-1487
[4]   长吉都市区能源碳足迹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张约翰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99-1105
[5]   闽台能源消费变化与驱动力对比研究 [J].
王强 ;
伍世代 ;
李婷婷 ;
徐玲琳 .
地理科学, 2012, 32 (06) :702-710
[6]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consumption ratio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 residential indirect CO 2 emissions in China: A reg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J] . Baolong Yuan,Shenggang Ren,Xiaohong Chen.Applied Energy . 2015
[7]  
Energy-saving behavior and marginal abatement cost for household CO 2 emissions[J] . Mitsutsugu Hamamoto.Energy Policy . 2013
[8]  
Which factors affect the willingness of consumers to adopt renewable energies?[J] . E. Sardianou,P. Genoudi.Renewable Energy . 2013
[9]  
The impacts of China’s househol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atterns on energy demand and carbon emissions towards 2050[J] . Hancheng Dai,Toshihiko Masui,Yuzuru Matsuoka,Shinichiro Fujimori.Energy Policy . 2012
[10]  
Estimating direct and indirect rebound effects for U.S. household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 Part 2: Simulation[J] . Brinda A. Thomas,Inês L. Azevedo.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