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法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分析——以阳山县为例

被引:18
作者
黄海霞 [1 ,2 ]
胡月明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2]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两维图论聚类法; 开发组合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4.006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阳山县为例,借助ArcGIS平台,提取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在DPS中采用两维图论聚类法,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杜步—大崀—小江、大崀—小江—岭背、阳城—七拱—黎埠—岭背的地域相似性较高,宜进行耕地后备资源组合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 [J].
王亚坤 ;
周生路 ;
张红富 ;
吴绍华 .
土壤, 2010, 42 (03) :492-496
[2]   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
张凤荣 ;
郭力娜 ;
关小克 ;
史娟 ;
徐艳 ;
张杰磊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9) :4-8+14
[3]   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 [J].
刘连胜 ;
陈乐书 ;
李小非 ;
王长委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08) :110-112+119
[4]   两维图论聚类法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以山东省十七地市为例 [J].
谷晓岩 ;
李凤英 ;
张燕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03) :62-64+59
[5]   湖南耕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途径 [J].
谢庭生 ;
王芳 .
经济地理, 2007, (05) :815-818
[6]   天津市耕地资源态势及其相关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J].
马振兴 .
经济地理, 2006, (S1) :180-182
[7]   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 [J].
虎陈霞 ;
傅伯杰 ;
陈利顶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11-14
[8]   土地整理优先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J].
罗罡辉 ;
吴次芳 ;
徐保根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 (03) :113-118
[9]  
广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J]. 侯学平.广东土地科学. 2004(03)
[10]  
广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J]. 侯学平.广东土地科学. 20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