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Fuzzy法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

被引:16
作者
高超 [1 ,2 ]
梅亚东 [1 ]
吕孙云 [3 ]
王越 [1 ]
员江斌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跨流域调水; 汉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评价地区水资源安全与否的一个基本度量,其理论与应用研究意义重大。根据DPSIR框架展开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得到一个4层递阶结构的指标初选框架,并构建了一套全面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以汉江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uzzy)展开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不调水情况下,江汉流域3级分区中,丹江口以上分区水资源承载力优于其他2分区;实施调水后,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受跨流域调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均可认为已达到基本可承载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陈凯 ;
李就好 ;
李永刚 ;
屈寒飞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 29 (07) :21-26
[2]   河南省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宰松梅 ;
温季 ;
仵峰 ;
孙浩 .
水利学报, 2011, 42 (07) :783-788
[3]   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多情景评价研究 [J].
吕建树 ;
刘煜杰 ;
倪腾南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 (05) :24-28
[4]   基于因果网络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以大连市为例 [J].
杨俊 ;
李雪铭 ;
张云 ;
孙才志 ;
徐惠民 ;
冀保程 .
生态学报, 2008, (06) :2774-2783
[5]   基于DPSIR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J].
陈洋波 ;
陈俊合 ;
李长兴 ;
冯智瑶 .
水利学报, 2004, (07) :98-103
[6]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J].
温琰茂 ;
柯雄侃 ;
王峰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1) :53-57
[7]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 [J].
许有鹏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3) :229-237
[8]  
现代水文学.[M].左其亭;王中根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9]  
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冯尚友著;.科学出版社.2000,
[10]  
综合评价方法.[M].胡永宏;贺思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