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光合特性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朱校奇 [1 ]
庄文 [2 ]
陈春光 [1 ]
武文 [1 ]
邓启云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光合作用特性; 适应性;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5.06.00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综述了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中国超级稻在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超级杂交稻在耐光氧化等特性上具有一定的生理优势,但适应性研究仍然是超级杂交稻选育和应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 [J].
王荣富 ;
张云华 ;
焦德茂 ;
钱立生 ;
于江龙 .
作物学报, 2004, (04) :393-397
[12]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J].
吕川根 ;
宗寿余 ;
赵凌 ;
王才林 ;
孙永华 ;
邹江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50-53
[13]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J].
朱诚 ;
傅亚萍 ;
孙宗修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4) :33-37
[14]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光合作用、光抑制和C4途径酶特性 [J].
王强 ;
卢从明 ;
张其德 ;
郝迺斌 ;
戈巧英 ;
董凤琴 ;
白克智 ;
匡廷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2, (06) :481-487
[15]   不同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叶片光抑制、光氧化和早衰的关系 [J].
焦德茂 ;
李霞 ;
黄雪清 ;
季本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487-492
[16]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光合生理特性 [J].
李霞 ;
焦德茂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1) :9-13
[17]   两系组合两优培九与三系组合Ⅱ优58后期光合生产特性比较研究 [J].
严斧 ;
李悦丰 ;
卓儒洞 .
杂交水稻, 2001, (01) :54-57
[18]   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形态特征研究 [J].
姚克敏 ;
邹江石 ;
王志南 ;
顾显跃 .
杂交水稻, 1999, (05) :37-40
[19]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20]   杂种小麦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肖凯 ;
谷俊涛 ;
张荣铣 ;
方敏 .
作物学报, 1997, (04) :42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