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乙烯苷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刘莉萍 [1 ,2 ]
杨耀防 [2 ]
何明 [1 ]
李卫东 [2 ]
邵立健 [1 ]
陈和平 [1 ]
李青 [1 ]
刘丹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2] 九江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
苯乙烯类; 低氧; 内皮,血管/细胞学; 细胞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中药何首乌有效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在许多病理过程中,活性氧可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转运功能和酶的性质发生改变,丧失了对细胞离子的调节功能。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血管内皮细胞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于2006-04/10在九江学院医学院分子生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干预实验分为8组,每组重复6次。对照组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氧条件下培养;缺氧复氧组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3h后分别复氧2h;10,5,2.5ng/L二苯乙烯苷治疗组分别在缺氧复氧损伤前及缺氧复氧损伤后给予相应剂量的二苯乙烯苷;10,5,2.5ng/L二苯乙烯苷预处理组分别在缺氧复氧损伤前给予相应剂量的二苯乙烯苷。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用UV-1206紫外光分析光度计检测乳酸脱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结果:二苯乙烯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提高缺氧复氧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提高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P<0.01),且治疗组比预处理组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其治疗作用优于预防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20 / 13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J].
张志国 ;
吕泰省 ;
姚庆强 .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8, (01) :62-64+97
[2]   何首乌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研究进展 [J].
王春英 ;
张兰桐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1) :157-160
[3]   环维黄杨星D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惠勤 ;
陈森洲 ;
陈爱芳 ;
刘晓杰 ;
侯娟 ;
崔志清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10) :1338-1341
[4]   二苯乙烯苷预防性干预大鼠动脉硬化对其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J].
张伟 ;
李锋 ;
王玉琴 ;
王春华 ;
沈燕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9) :1213-1218
[5]   氯离子参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的研究 [J].
陈杰 ;
刘丹 ;
陈和平 ;
廖章萍 ;
赖仲方 ;
何明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6) :724-729
[6]   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汪和贵 ;
柯永胜 ;
王德国 ;
杨尚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5) :662-666
[7]   药物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Ca2+及NOS-NO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J].
韩笑 ;
刘建勋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10) :1211-1214
[8]   四羟基二苯乙烯苷对慢性脑缺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J].
刘丽 ;
赵玲 ;
李雅莉 ;
张丽 ;
叶翠飞 ;
李林 .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05) :354-358
[9]   何首乌复合剂对衰老的影响 [J].
张杰 ;
张焱 ;
王海玉 ;
陈世伟 .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9) :1232-1233+1235
[10]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tilbene glycoside from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in vivo [J].
Lv, LiShuang ;
Gu, XiaoHong ;
Tang, Jian ;
Ho, Chi-Tang .
FOOD CHEMISTRY, 2007, 104 (04) :1678-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