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韧性剪切作用与金的成矿

被引:25
作者
邵世才
机构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韧性剪切作用,后生金矿床,矿床成因;
D O I
10.13686/j.cnki.dzyzy.1996.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多数学者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和成矿机制均为韧性剪切作用,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论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认为韧性剪切作用本身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剪切带型”金矿床并非“同剪切型”或“后剪切型”同生矿床,而是“剪切后型”的后生热液矿床,即成矿总是滞后于剪切作用,剪切作用不是成矿,而是创造了成矿的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或容矿围岩。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秦岭脉型金矿床容矿断裂及石英脉形成机制的探讨 [J].
邵世才 ;
何绍勋 ;
奚小双 .
地质找矿论丛, 1993, (02) :26-33
[2]   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剪切带型金矿 [J].
何绍勋 ;
段嘉瑞 ;
周崇智 ;
彭少梅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2, (02) :1-6
[3]   论太古宙含金剪切带的成矿机制 [J].
刘劲鸿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2) :157-166
[4]   关于韧性变形与成矿作用的一些实验结果 [J].
岳石 ;
马瑞 ;
王子潮 .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30-36
[5]   夹皮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富集规律探讨 [J].
孙胜龙 .
黄金, 1990, (07) :6-10
[6]   璜山金矿带韧性剪切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J].
李培铮 ;
吴延之 ;
贺庆 .
矿产与地质, 1989, (02) :14-19
[7]   广东云西糜棱岩型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 [J].
周崇智 ;
段嘉瑞 .
矿产与地质, 1988, (03) :10-17
[8]   构造地球化学高温高压模拟试验及其初步结果 [J].
吴学益 ;
钟德义 ;
梁宁 ;
王杰 ;
周文华 ;
耿建民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4, (03) :251-260
[9]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秀璋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