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泛长三角人才培养、开发和流动机制研究
被引:22
作者
:
赵曙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赵曙明
机构
: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来源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 33卷
/ 03期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
泛长三角;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流动;
人才市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64.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的区域一体化是当前迫切的任务。泛长三角四省一市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应在建立有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以及高等教育投资合作化、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化和统一化、企业人才开发层次化和系统化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协作,充分利用四省一市在人力资源结构上的互补性,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系统化和层次化的人才市场流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经济一体化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马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原大学
马光华
[J].
平原大学学报,
2007,
(02)
: 89
-
93
[2]
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共享形式探讨
何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行政学院
何琪
[J].
人才开发,
2006,
(12)
: 18
-
20
[3]
试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沈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沈通
尹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尹金荣
林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林玲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03)
: 110
-
111
[4]
政府在构建人才流动体系中的角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冠卿
[J].
理论学习,
2004,
(06)
: 41
-
42
[5]
21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整合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希东
刘君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刘君德
[J].
科技导报,
2003,
(09)
: 7
-
9
[6]
大都市区城市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陈存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陈存友
汤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汤建中
[J].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 120
-
124
[7]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益龙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 123
-
130
[8]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整合研究
王贻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贻志
王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振
顾丽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顾丽英
[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03)
: 5
-
14
[9]
把人力资源真正做为第一资源来开发
任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实
[J].
中国人才,
2000,
(03)
: 19
-
20
[10]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M].曾明星;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
1
2
→
共 16 条
[1]
经济一体化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马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原大学
马光华
[J].
平原大学学报,
2007,
(02)
: 89
-
93
[2]
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共享形式探讨
何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行政学院
何琪
[J].
人才开发,
2006,
(12)
: 18
-
20
[3]
试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沈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沈通
尹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尹金荣
林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研究生教育科
林玲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03)
: 110
-
111
[4]
政府在构建人才流动体系中的角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冠卿
[J].
理论学习,
2004,
(06)
: 41
-
42
[5]
21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整合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希东
刘君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刘君德
[J].
科技导报,
2003,
(09)
: 7
-
9
[6]
大都市区城市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陈存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陈存友
汤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汤建中
[J].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 120
-
124
[7]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益龙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 123
-
130
[8]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整合研究
王贻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贻志
王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振
顾丽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顾丽英
[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03)
: 5
-
14
[9]
把人力资源真正做为第一资源来开发
任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实
[J].
中国人才,
2000,
(03)
: 19
-
20
[10]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M].曾明星;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