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工智能编创过程中的著作权问题探析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颖
机构
:
[1]
不详
[2]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3]
不详
来源
:
中国编辑
|
2018年
/ 09期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可版权性;
隐性偏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人工智能在编创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以及威胁尤为突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市场价值成为消费客体,但其可版权性及其权利归属仍存在争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进行编辑与创作,提高编辑产业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隐性偏见的问题。因此,著作权法首先应当将人工智能生成物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其次,基于人工智能尚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现实,参照"电影作品"的保护模式赋予人工智能系统所有者作者地位;最后,通过完善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和登记制度来缓解人工智能编创过程中的隐性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智能时代[M]. 中信出版社 , 吴军, 2016
[12]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吴汉东, 2013
[13]
探索孤儿作品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完善版权登记制度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颖
.
编辑之友,
2016,
(01)
:65
-68+75
←
1
2
→
共 13 条
[11]
智能时代[M]. 中信出版社 , 吴军, 2016
[12]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吴汉东, 2013
[13]
探索孤儿作品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完善版权登记制度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颖
.
编辑之友,
2016,
(01)
:65
-68+7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