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

被引:6
作者
谢华安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汕优63;光合特性;光能利用率;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7.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86年至今11年来,汕优63一直是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平均每年约种植467万hm2,占全国籼稻区总面积的22%左右,1990年种植687万hm2,占当年全国水稻总面积的27.1%。1996年种植面积达447万hm2左右,仍居全国首位,11年来,该良种种植面积一直是第二大主栽品种的4~5倍。推广的范围跨越地球21.3个纬度、20.2个经度(100°36′E至121°56′E,17°36′N至37°49′N)。至今已在全国16个省区种植5270万hm2左右,根据四年全国区试结果,每公顷增产1.1t,一般达7.5~9.0t/hm2,最高达13.9t/hm2,累计增产粮食585.4亿kg。汕优63种植面积之大,“当家”时间之久,遍布地域之广,是中国稻作史上所罕见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介绍了汕优63的光合特性: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剑叶净光合率高。研究结果还表明:汕优63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栽培密度的光合特征值、群体光能利用率均有所不同。文章指出,各地种植汕优63应研究该地区适宜的播插期,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以充分发挥光合潜力,达到高产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 / 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世成, 1991
[12]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水稻研究所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