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

被引:16
作者
刘相军 [1 ,2 ]
杨桂华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2] 江西教育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区参与旅游; 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 雨崩藏族村;
D O I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09.03.00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收益分配制度研究有利于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并丰富其理论研究。根据2007年至2008年先后4次到梅里雪山雨崩村及其周边村寨的考察情况,运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论是:该项制度变迁机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藏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传统伦理道德"公平"价值观形成的隐性机理与雨崩村全体居民在"家长会"上围绕着"公平"这一藏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行的权力斗争形成的显性机理综合作用,导致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不断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旅游论坛, 2008, (04) :58-65
[2]   梅里雪山雨崩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 [J].
陈飙 ;
杨桂华 .
思想战线, 2008, (03) :127-128
[3]   藏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意义 [J].
丁玲辉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0-35+121
[4]   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 [J].
丁永刚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5) :65-68
[5]  
韦伯的权力概念及对中国社会的启示[J]. 范碧亭.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01)
[6]  
韦伯的权力概念及对中国社会的启示[J]. 范碧亭.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1)
[7]   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一种科学知识的政治学分析 [J].
吕振合 ;
吴彤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35-139
[8]   藏族传统荣辱观探微 [J].
拉毛措 .
中国藏学, 2007, (01) :16-19+117
[9]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J].
罗永常 .
旅游学刊, 2006, (10) :45-48
[10]   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社区为例 [J].
黎洁 .
旅游学刊, 2005, (03)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