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行距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王楚楚
高亚男
张家玲
曹庆军
陈乾隆
陈红强
熊萍
毛庆明
崔金虎
机构
[1]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春玉米; 行距; 干物质积累;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1.04.00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行距种植(70、65、60、50 cm)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下,干物质积累总量及各器官干物质向子粒转移量、转移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不同,其中,70 cm行距处理下干物质积累总量和子粒转移效率都高于其他处理,在玉米种植方式上,采取70 cm的种植行距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超高产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J].
张瑞富 ;
杨恒山 ;
毕文波 ;
杨升辉 ;
刘晶 ;
高强 .
作物杂志, 2011, (01) :41-44
[2]   农大108和晋单34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比较分析 [J].
武艳芍 ;
樊存虎 ;
郝建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102-104
[3]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研究 [J].
韩金玲 ;
李彦生 ;
杨晴 ;
周印富 ;
王文颇 ;
李婧实 ;
张国庆 .
玉米科学, 2008, (05) :115-119
[4]   建立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J].
董树亭 ;
张吉旺 .
玉米科学, 2008, (04) :18-20+25
[5]   乙霉合剂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茎秆形态的调控 [J].
丛艳霞 ;
赵明 ;
董志强 ;
孙锐 ;
李玲 .
作物杂志, 2008, (04) :68-71
[6]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玉米源、库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战秀梅 ;
韩晓日 ;
杨劲峰 ;
刘小虎 ;
马玲玲 .
土壤通报, 2007, (03) :495-499
[7]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柳维扬 ;
张建国 ;
赵湛 ;
张元 ;
郑德明 .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 (01) :6-9
[8]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 [J].
刘武仁 ;
刘凤成 ;
冯艳春 ;
郑金玉 ;
罗洋 ;
邱贵春 ;
蔡洪岩 .
玉米科学, 2004, (S2) :82-83+87
[9]   环境CO2浓度增加对玉米生育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J].
王修兰 ;
徐师华 ;
李佑祥 ;
崔读昌 .
农业工程学报, 1995, (02) :109-114
[10]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源库关系的研究[D]. 李刚.吉林农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