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经验、意义

被引:10
作者
秦宣
林啸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消除贫困;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长期的奋斗,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人类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 [12]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的讲话.[M].胡锦涛; 著.人民出版社.2004,
  •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2,
  • [14]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2000,
  • [15]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 [1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 [17]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1,
  • [18]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