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赵克来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关键词
绿针茶,做形温度,品质,成分;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96.04.016
中图分类号
TS272.4 [制造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在绿针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但在加工后期有所下降。做形温度对绿针茶品质影响较大,结合生化成分的变化和品质要求,做形温度以70℃为最优,其次是80→60℃和60℃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的变化 [J].
倪德江,陈玉琼,胡建程,方辉遂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401-407
[2]   炒青绿茶干燥后期“升温增香”理论研究初报 [J].
倪德江 ;
胡建程 ;
方辉遂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2, (S1) :31-34
[3]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  
茶叶生物化学.[M].安徽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