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应付方式焦虑抑郁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16
作者
牛荣华 [1 ]
姜桂兰 [2 ]
房征岩 [3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院
[2]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3] 青岛大学
关键词
应付方式; 焦虑; 抑郁; 大学生;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0.07.014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焦虑、抑郁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山东省青岛市某大学的609名大学新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应付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6.42%和21.67%。SAS的平均标准分为41.80±8.80分,SDS的平均标准分为43.77±9.54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在应付方式上,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0.81±0.17分、0.62±0.23分、0.25±0.21分、0.38±0.20分、0.33±0.18分和0.34±0.14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和幻想是焦虑的影响因素,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应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J].
李志凯 ;
崔冠宇 ;
赵俊峰 ;
张香竹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4) :380-382
[2]   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 [J].
郭楠 .
医学教育探索, 2006, (04) :383-385
[3]   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 [J].
郑红 .
教育探索, 2006, (04) :110-111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J].
唐冰心 ;
王晓燕 ;
史黎青 ;
陈蓓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7) :608-608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态度的调查 [J].
葛小锚 ;
胡键 ;
王军 ;
宋燕 ;
袁新芬 ;
许家驹 .
四川精神卫生, 2005, (02) :86-88
[6]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张强 ;
陈丽娇 ;
赵虎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06) :4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