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超级杂交早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增长特征
被引: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洪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飞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黄大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2]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来源:
关键词:
超级杂交早稻;
普通杂交早稻;
生产力;
氮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以普通杂交早稻(荣优9号和五丰优623)为对照,设置5个氮肥水平(分别施N 0、135、165、195和225 kg/hm2),比较研究了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春光1号、03优66、淦鑫203)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除普通杂交早稻品种和个别超级稻品种(03优66)在165 kg/hm2水平外,其他超级早稻品种均在195 kg/hm2水平下产量达到最高(即表现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超级杂交早稻较普通杂交早稻产量平均增加8.42%,穗数增加10.67%,穗粒数增加13.96%,群体颖花量大是超级杂交早稻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2)在各品种的最高生产力条件下,与普通杂交早稻相比,超级杂交早稻各生育时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除外)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均显著提高,且抽穗后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缓慢,群体光合势提高9.00%,从而显著增加了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3)超级杂交早稻氮素吸收总量达182.62(167.53~191.72)kg/hm2,较普通杂交早稻增加20.02%,其中拔节~抽穗期增加30.09%,抽穗~成熟期增加28.92%。与普通杂交早稻相比,超级杂交早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明显提高,而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却有所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86 / 7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积累[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0) : 4159 - 416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洪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戴其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 22 - 28林洪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潘晓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石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彭春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施氮量对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叶型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 (01) : 127 - 137李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卫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南方粳型超级稻物质生产积累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10, 36 (11) : 1921 - 1930吴桂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沙安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徐宗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钱宗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孙菊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 [5] 超级早、晚稻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1) : 27 - 32袁小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潘晓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石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漆映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 [6] 超级早晚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特点[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1) : 49 - 53袁小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潘晓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石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漆映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
- [7] 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08, 22 (04) : 214 - 21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彭少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际水稻研究所生理水分与土壤科学系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Roland J Buresh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际水稻研究所生理水分与土壤科学系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8] 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J]. 杂交水稻, 2008, 23 (06) : 73 - 77马国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戴清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9] 不同氮肥施用模式下北方粳型超级稻物质生产特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08, (11) : 1985 - 1993史鸿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张文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振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韩亚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徐正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陈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10]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8, (08) : 1409 - 1416曾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石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