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优化途径

被引:23
作者
陈珂珂
何瑞珍
梁涛
田国行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海绵城市”; 汇水面; 积水点;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6.03.045
中图分类号
TU985.12 [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082802 ;
摘要
[目的]分析城市绿地、汇水区与积水点的关系,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的关系,以期能够缓解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方法]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以郑州市为例,采用ArcGIS10.0软件将其划分为93个汇水区,通过水量平衡法理论计算需优化绿地面积的参数。[结果]在现状绿地与汇水区面积比值不同和单次降雨分别为50,100,200mm的情况下,得出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面积的不同比值,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且得出在绿地率为30%左右时绿地调蓄效果较好。[结论]城市绿地可以从增加城市绿地规模、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以及具体实施途径方面进行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内涝防治措施的转变及启示——由“排”到“蓄”再到“渗” [J].
邢国平 ;
孙姣 ;
董岩 ;
季民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 (05) :141-145
[2]   美国雨水管理标准剖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李小静 ;
李俊奇 ;
王文亮 .
给水排水, 2014, 50 (06) :119-123
[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以美国纽约市为例 [J].
姜丽宁 ;
应君 ;
徐俊涛 .
中国城市林业, 2012, 10 (06) :59-62
[4]   城市雨洪及其管理体系 [J].
赵迎春 ;
刘慧敏 .
中国三峡, 2012, (07) :28-33
[5]   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 [J].
莫琳 ;
俞孔坚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5) :130-134
[6]   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 [J].
董淑秋 ;
韩志刚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12) :37-41
[7]   北京城市绿地调蓄雨水径流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J].
张彪 ;
谢高地 ;
薛康 ;
王金增 ;
肖玉 ;
张灿强 .
生态学报, 2011, 31 (13) :3839-3845
[8]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启示 [J].
王思思 ;
张丹明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20) :64-68
[9]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J].
俞孔坚 ;
韩西丽 ;
朱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808-816+855
[10]   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自动划分 [J].
张书亮 ;
孙玉婷 ;
曾巧玲 ;
闾国年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04) :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