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树轮记录的1776年以来贺兰山地区气温变化

被引:21
作者
蔡秋芳
刘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贺兰山; 树轮宽度; 气温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贺兰山东西坡78个油松树芯样本建立了标准年表,分析发现1 ̄8月平均气温是树木宽度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且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模拟重建了贺兰山地区1776 ̄1999年1 ̄8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为43.3%(F=21.422,p<0.001)。重建中相对高温的年份有:1805 ̄1818,1828 ̄1857,1899 ̄1907,1919 ̄1931,1968 ̄1995;相对低温的时段为:1858 ̄1872,1883 ̄1895,1935 ̄1953。重建气温10年滑动曲线表现出3个明显的气温缓慢上升阶段(1766 ̄1853,1862 ̄1931,1944 ̄1995),每个升温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10年左右的快速降温,即贺兰山1 ̄8月气温有缓慢升温而后又快速降温的特点。功率谱分析表明1-8月气温存在70、10.77、2.62、2.19、2.11年的准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929 / 9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陕西黄龙树轮年表的建立及其2—3月降水记录 [J].
蔡秋芳 ;
刘禹 ;
杨银科 ;
史江峰 ;
孙军艳 ;
王雷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133-139
[2]   贺兰山油松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初步探讨 [J].
史江峰 ;
刘禹 ;
E.Vaganov ;
蔡秋芳 ;
V.Shishov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45-251
[3]   树轮记录的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降水变化 [J].
邵雪梅 ;
黄磊 ;
刘洪滨 ;
梁尔源 ;
方修琦 ;
王丽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45-153
[4]   以树轮晚材宽度重建公元1726年以来贺兰山北部5~7月降水量 [J].
刘禹 ;
史江峰 ;
V.Shishov ;
E.Vaganov ;
杨银科 ;
蔡秋芳 ;
孙军艳 ;
王雷 ;
I.Djanseitov .
科学通报, 2004, (03) :265-269
[5]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地理学报, 2003, (06) :879-884
[6]   公元1840年以来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以中国和韩国的树轮记录为例 [J].
刘禹 ;
Won-Kyu Park ;
蔡秋芳 ;
Jung-Wook Seo ;
Hyun-Sook Jung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543-549
[7]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敖包1838年以来树轮降水记录 [J].
刘禹 ;
蔡秋芳 ;
W.K.Park ;
安芷生 ;
马利民 .
科学通报, 2003, (09) :952-957
[8]   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 [J].
刘禹 ;
马利民 ;
蔡秋芳 ;
安芷生 ;
刘卫国 ;
高玲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8) :667-674
[9]   树轮降水记录及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 [J].
刘禹 ;
蔡秋芳 ;
马利民 ;
安芷生 .
地学前缘, 2001, (01) :91-97
[1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J].
袁玉江 ;
李江风 .
冰川冻土, 1999, (01)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