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

被引:47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
法律父爱主义; 侵权法; 个体自治; 权利倾斜性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因法律父爱主义的影响,当代中国侵权法领域的异化现象日益呈现,侵权立法往往过度以侵权责任替代当事人的合约机制,或者对权利予以倾斜性配置,造成一系列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的利益再分配效应,并最终导致侵权法在宪政之维的价值失落。基于自治与强制之间的有效均衡,应当以负外部性、高度危险性以及信息偏在为标准,审慎对待法律父爱主义在侵权法中的适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 [J].
苏力 .
中国法学, 2008, (02) :3-27
[2]   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 [J].
孙笑侠 ;
郭春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47-58+206
[3]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5, (03) :21-36
[4]  
法律精神病学中“危险个人”概念的演变[J]. 福柯,苏力.北大法律评论. 1999(02)
[5]  
侵权法三人谈[M]. 法律出版社 , 杨立新, 2007
[6]  
侵权法的经济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威廉·M.兰德斯(WilliamM.Landes), 2005
[7]  
合同法与道德[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戴孟勇, 2005
[8]  
简约法律的力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爱波斯坦(RichardA.Epstein)著, 2004
[9]  
信息、信任与法律[M]. 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3
[10]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三联书店 , (英)F.A.冯·哈耶克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