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缢蛏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23
作者
王冬群
李太武
苏秀榕
机构
[1]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
[3] 浙江宁波
关键词
缢蛏; 同工酶; 遗传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于2001年4月,在浙江象山港虾塘和象山外海滩涂分别采集100个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样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2个群体各38个样本的EST、ADH、MDH、IDH、ME、LDH、GDH、SOD、SDH、ATP等10种同工酶,分别记录了30、29个基因位点。其中s MDH 1、SDH、s ME、ATP 1、ATP 2等5个位点为多态位点。象山野生缢蛏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17 24%)和群体平均杂合度观察值(0 0377)都明显高于养殖群体(16 67%,0 0314)。结果表明,与其他贝类比较缢蛏象山养殖和象山野生群体拥有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其中象山野生群体比养殖群体遗传变异水平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化遗传特征分析 [J].
李太武 ;
王冬群 ;
苏秀榕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40-647
[2]   用RAPD技术对我国栉孔扇贝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分化的研究 [J].
宋林生 ;
李俊强 ;
李红蕾 ;
崔朝霞 ;
李成华 ;
胥炜 ;
常亚青 .
高技术通讯, 2002, (07) :83-86
[3]   海湾扇贝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J].
张喜昌 ;
梁玉波 ;
刘仁沿 ;
王立俊 ;
杨波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2) :107-113
[4]   山东近海褐牙鲆自然与养殖群体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J].
尤锋 ;
王可玲 ;
相建海 ;
徐成 .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512-518
[5]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Ⅱ.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 [J].
徐成 ;
王可玲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248-254
[6]   栉孔扇贝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J].
李太武 ;
孙修勤 ;
刘艳 ;
张进兴 .
高技术通讯, 2001, (04) :25-27
[7]   真鲷野生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差异 [J].
王伟继 ;
孔杰 ;
庄志猛 ;
孟宪红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391-396
[8]   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其增养殖 [J].
尤仲杰 ;
徐善良 ;
谢起浪 .
东海海洋, 2000, (01) :50-56
[9]   欧洲牡蛎两个种群的遗传变异 [J].
沈琪 ;
AndyRBeaumont .
热带海洋, 1999, (03) :45-50
[10]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研究 [J].
喻子牛 ;
孔晓瑜 ;
杨锐 ;
陈再忠 ;
刘必谦 ;
王如才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