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综合评价——基于生态足迹方法

被引:16
作者
王俊杰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足迹; TFP; 要素替代;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6.08.00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测度了中国各省市1995-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及2009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各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较大的、不同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综合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发现,青海、云南、广西、黑龙江和甘肃生态压力很小,而天津、山西、上海、山东、辽宁和北京的生态压力很大;总体而言,发达地区的生态压力大于欠发达地区。绝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效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为年均上升5.6%。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生态效率的上升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结果,要素替代的贡献为负。这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不够。TFP的增长速度在加入WTO之后明显加快,但在2008年以后又明显下降。要素替代主要是在2001-2008年阶段负增长;从要素替代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最低,全国仅有北京、安徽、云南和辽宁四省市在各个阶段都表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 [J].
史丹 ;
王俊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5) :5-21
[2]   中国区域碳生产率波动的因素分解 [J].
张成 ;
王建科 ;
史文悦 ;
李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0) :41-47
[3]   中部地区生态足迹的比较研究 [J].
傅春 ;
陈炜 ;
谢珍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1) :1397-1404
[5]   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 [J].
李昭华 ;
傅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5-18
[6]   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J].
孙广生 ;
黄祎 ;
田海峰 ;
王凤萍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99-112
[7]   中国生态足迹的多尺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张学勤 ;
陈成忠 ;
林振山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2005-2011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