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油田长2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被引:22
作者
强昆生 [1 ,2 ]
王建民 [3 ]
田新文 [4 ]
高亚罡 [4 ]
杨杰 [4 ]
吕修祥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4]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油气分布; 长2油层组; 志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志丹油田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沼泽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河漫滩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主要的油气富集相带,长2油层由下而上的沉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沉积相对长2油层下段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对志丹油田长2油层的分布及其油井产量有重要控制作用,但非唯一控制因素,局部低幅的鼻状隆起构造也有重要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李文厚 ;
庞军刚 ;
曹红霞 ;
肖丽 ;
王若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501-506
[3]   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地区长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J].
肖玲 ;
田景春 ;
魏钦廉 ;
张春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8+6
[4]   论隆起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区三叠系油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J].
赵靖舟 ;
杨县超 ;
武富礼 ;
时保宏 .
地质学报, 2006, (05) :648-655
[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6段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J].
赵靖舟 ;
蒙晓灵 ;
杨县超 ;
武富礼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49-52
[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7]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 [J].
席胜利 ;
刘新社 ;
王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3) :229-235
[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岩圈闭 [J].
杨昀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3) :34-39+99
[9]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澄林,朱筱敏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