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下空间电荷对直流输电线路上行先导起始特性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志钊 [1 ]
曾嵘 [1 ]
庄池杰 [1 ]
廖永利 [2 ]
高超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屏蔽失效; 上行先导; 直流运行电压; 离子流; 地表空间电荷层; 起始时间;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4.05.011
中图分类号
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在分析直流输电线路上行先导的起始过程时,一般只考虑了雷云、下行先导以及直流运行电压对输电线路附近电场的影响,而未充分考虑输电线路周围早已存在的空间电荷对原来电场所带来的畸变。为此,对上行先导起始前的一系列放电过程进行了研究,包括雷云所导致的地表空间电荷层、直流运行电压所引起的离子流电荷层等,并比较了这些过程对上行先导起始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上行先导起始前线路周围空间电荷的分布主要决定于运行电压及雷云,2者在输电线路周围所产生的空间电荷密度可超过10 nC/m3;相对来说,因雷云所导致的空间电荷层的电荷密度只有约1 nC/m3,故雷云对上行先导起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因下行先导只有在发展至较低高度时,才能产生与运行电压、雷云相当的影响,故下行先导对空间电荷分布的作用甚微。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了考虑离子流影响后的上行先导起始模型,并对实际的上行先导起始过程进行了仿真。与传统模型比较发现,考虑离子流影响后,下行先导必须发展至更低的高度才能使导线周围电场强度满足上行先导起始条件,导致上行先导的起始时间延后,这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离子流有碍上行先导的起始。
引用
收藏
页码:1358 / 13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雷击输电线路上行先导起始与发展特性模拟试验研究 [J].
李志钊 ;
曾嵘 ;
庄池杰 ;
陈赦 ;
廖永力 ;
高超 .
高电压技术, 2012, 38 (08) :2076-2082
[2]   基于先导发展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绕击特性分析 [J].
王志勇 ;
余占清 ;
李雨 ;
何金良 ;
耿屹楠 ;
梁曦东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9) :2178-2184
[3]   不同地形条件下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分析 [J].
刘靖 ;
刘明光 ;
屈志坚 ;
刘铁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4) :848-853
[4]   输电线路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时雷电绕击率的计算 [J].
李瑞芳 ;
吴广宁 ;
曹晓斌 ;
马御棠 ;
苏杰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7) :1681-1685
[5]   利用地形参数计算超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 [J].
曹晓斌 ;
马御棠 ;
吴广宁 ;
李瑞芳 ;
苏杰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5) :1178-1183
[6]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二):分析方法 [J].
曾嵘 ;
何金良 ;
陈水明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12) :2910-2916
[7]   高压输电线路先导发展绕击分析模型研究 [J].
曾嵘 ;
耿屹楠 ;
李雨 ;
何金良 .
高电压技术, 2008, (10) :2041-2046
[8]   500kV 线路直击雷典型事故调查研究 [J].
钱冠军 ;
王晓瑜 ;
丁一正 ;
刘兆林 ;
包建强 .
高电压技术, 1997, (02) :70-72+81
[9]  
Glow corona generation and streamer inception at the tip of grounded objects during thunderstorms: revisited[J] . Marley Becerra.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2013 (13)
[10]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and space charge density versus height prior to triggered lightning[J] . Biagi,C. J.,Uman,M. A.,Gopalakrishnan,J.,Hill,J. D.,Rakov,V. A.,Ngin,T.,Jordan,D. M..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 20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