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高校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15
作者
郑丽
康耀文
陈燕
龚伟志
王金权
金岳龙
艾东
姚应水
机构
[1] 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伤害; 流行病学; 大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1925名进行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4.9%;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45.7%)、刀割伤(19.5%)、烧烫伤(10.6%)、咬伤(7.7%)、交通事故(3.7%);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大学生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伤害发生率较高(50.1%)。结论预防大学生伤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大学生伤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某高校2004级学生意外伤害的回顾性研究 [J].
滕建国 ;
张世林 ;
刘泽惠 .
中国医药指南, 2008, (20) :126-127
[2]   大学生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J].
张远 ;
李华锋 ;
韩霞 ;
张巍 ;
赵仲堂 ;
贾存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8) :812-814+818
[3]  
安徽省皖南地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况调查[J]. 姚应水,金岳龙,叶冬青.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12)
[4]   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赵科伕 ;
方雪晖 ;
苏虹 ;
何莉 ;
陈娟 ;
陈明春 ;
叶冬青 .
疾病控制杂志, 2007, (03) :277-279
[5]   2003届毕业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邓秋生 .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06) :1265-1266
[6]   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姚应水 ;
叶冬青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7) :49-52
[7]   合肥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 [J].
宋玉梅 ;
陈道俊 ;
尹婧 ;
张会 ;
叶冬青 .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03) :267-268
[8]   皖南地区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姚应水 ;
芮光来 ;
艾东 ;
王金权 ;
文育锋 ;
席天霞 ;
叶冬青 .
疾病控制杂志, 2001, (03) :230-232
[9]  
伤害:威胁年轻一代健康的严重卫生问题[J]. 王声湧.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