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25
作者
郭晓东 [1 ,2 ]
王治华 [1 ,2 ]
陈祥 [2 ]
王欣 [2 ]
王淑贤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体;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901 / 19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Giant versus small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of Cenozoic age in northern Chile:: adakitic versus normal calc-alkaline magmatism [J].
Oyarzun, R ;
Márquez, A ;
Lillo, J ;
López, I ;
Rivera, S .
MINERALIUM DEPOSITA, 2001, 36 (08) :794-798
[12]  
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M].於崇文; 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3]  
滇西小龙潭—马厂箐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M].何明勤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14]  
稳定同位素地质.[M].沈渭洲等地编.原子能出版社.1987,
[15]  
斑岩型铜矿概论.[M].钟汉编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6]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J].
侯增谦 .
地学前缘, 2004, (01) :131-144
[17]   富钾碱性岩体形成演化对铜矿成矿制约——以马厂箐铜矿为例 [J].
梁华英 ;
谢应雯 ;
张玉泉 ;
Ian Campbell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1) :118-122
[18]   滇西富碱斑岩型矿床岩体和矿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显凡 ;
刘家铎 ;
张成江 ;
阳正熙 ;
吴德超 ;
李佑国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1) :32-39
[19]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
[20]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葛良胜 ;
邹依林 ;
李振华 ;
郭晓东 ;
邢俊兵 ;
张晓辉 .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