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2—2013)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刘波
王修华
彭建刚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客观贫困; 主观贫困; 双变量Probit模型; 边际效应分解; 非参数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基于居民收入的客观经济贫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反映居民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产品的消费情况,经济上的客观贫困和心理上的主观贫困存在较大差异,主观贫困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居民的贫困状态。本文基于2012—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并对其边际效应估计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我国居民主观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所在的区域、受教育水平、工作类型、家庭财富、住房面积、社会评价、决策参与、医疗保险、婚姻状态和预期对削弱主观贫困存在正向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主观贫困感也随之降低;受访者的生活地区对主观贫困概率的影响不显著,是否参保养老保险对其影响也不显著。为了降低居民的主观贫困感,既要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控,防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也要做好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民主法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基本养老保险能有效缓解居民消费压力感知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经验证据 [J].
田玲 ;
刘章艳 .
中国软科学, 2017, (01) :31-40
[3]   “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了吗?——来自苏鲁皖豫四省的经验证据 [J].
郑适 ;
周海文 ;
周永刚 ;
王志刚 .
中国软科学, 2017, (01) :139-149
[4]   社会资本、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大样本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振环 ;
杨海平 ;
冯亚娟 .
科学决策, 2016, (12) :24-44
[5]   扩招、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 [J].
李春青 .
科学决策 , 2016, (08) :69-83
[6]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波 ;
王修华 ;
彭建刚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8) :77-88
[7]   中国贫困测度的多维方法和实证应用 [J].
张全红 ;
周强 .
中国软科学, 2015, (07) :29-41
[8]   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测度与收入分配效应 [J].
王修华 ;
关键 .
中国软科学, 2014, (08) :150-161
[9]   中国多维贫困的测度及分解:1989~2009年 [J].
张全红 ;
周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6) :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