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了吗?——来自苏鲁皖豫四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37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周永刚
王志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新农合;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效果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F842.684 [];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农民身心健康的改善;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积极性和治疗满意度较高;参加新农合时长、家庭是否有大病报销对参合者身心健康改善的具有正向影响,而超过门诊补贴上限则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健全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平衡城乡医药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新农合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陈华 ;
张哲元 ;
毛磊 .
中国软科学, 2016, (10) :135-146
[2]   贫困地区农民真的从“新农合”中受益了吗 [J].
卢洪友 ;
刘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68-75
[3]   歧视性新农合报销比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J].
易福金 ;
顾熀乾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3) :2-15+96
[4]   “新农合”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 [J].
蔡伟贤 ;
朱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5) :72-87
[5]   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 [J].
王天宇 ;
彭晓博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103-117
[6]   医疗保险会引发事前道德风险吗?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J].
彭晓博 ;
秦雪征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1) :159-184
[8]   新农合与中国农民食物消费:经验判断和实证研究 [J].
王艳玲 ;
栾大鹏 .
天府新论, 2014, (04) :71-75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外出务工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 [J].
宁满秀 ;
刘进 .
财经论丛, 2014, (04) :41-46
[10]   新农合对我国农户预防性储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附视频 [J].
李涛 ;
王聪 .
上海管理科学, 2013, (04)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