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7
作者
欧江涛
钟金城
白文林
赵素君
机构
[1] 西南民族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牦牛; 遗传资源;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3.2 [];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本文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中国牦牛在世界上数量和类群 (或类型 )最多 ,可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地带及其东部边缘的青海、西藏和四川的西部。它是当地人民基本的生活来源和重要的经济支柱。通过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牦牛各地方类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遗传变异程度较小 ,遗传多样性贫乏。这些结果对于中国牦牛的保种、选育、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大通家牦牛乳蛋白的多态性 [J].
张才骏 ;
魏雅萍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 (01) :3-5
[2]   牦牛远缘杂交后代减数分裂与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 [J].
周继平 ;
张周平 ;
胡勇 ;
仇桂芳 .
黄牛杂志, 1999, (05) :12-15
[3]   西藏牦牛和黄牛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J].
陈智华 ;
钟金城 ;
胡欧明 ;
邓晓莹 ;
拉尼 ;
烈措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274-277
[4]   犏牛精子发生水平的研究 [J].
胡欧明 ;
钟金城 ;
蔡立 ;
陈智华 ;
江明峰 ;
王正明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84-87
[5]   “假黄牛”或“假牦牛”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子发生的研究 [J].
赵振民 .
黄牛杂志, 1998, (05)
[6]   “尕里巴”或“牦渣子”公牛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子发生的研究 [J].
赵振民 .
黄牛杂志, 1998, (03) :22-23
[7]   牦牛与黄牛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J].
张周平 .
黄牛杂志, 1996, (04) :13-16
[8]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J].
郑玉才 ;
韩正康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53-56
[9]   西藏牦牛血清脂酶淀粉酶同工酶多态性的研究 [J].
烈措 ;
邓晓莹 ;
拉尼 ;
钟金城 ;
陈智华 .
四川畜牧兽医, 1996, (02) :2-3
[10]   西藏牦牛染色体的研究 [J].
钟金城,陈智华,邓晓莹,烈措,拉尼,胡欧明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