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合作——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机制演变

被引:14
作者
韩文超 [1 ]
吕传廷 [2 ,3 ]
周春山 [4 ]
机构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3]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详细规划学术委员会
[4]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政体; 多元合作; 台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应用"城市政体"理论,对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动态博弈格局以及由此引起更新策略、法令及实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城市更新领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政体",可分为"管制型"、"增长型"和"服务型"3个阶段。台北市城市更新由早期"政府主导"模式演变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合作"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是其内在动力,并通过城市更新实践在城市空间上得以体现。认为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多元合作机制的构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尤其应重视培育和发挥社会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110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城市更新相关概念的演进及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J].
丁凡 ;
伍江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6) :87-95
[2]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对 [J].
邹兵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5) :12-19
[3]   转型期城市空间再开发中非均衡博弈的透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陈浩 ;
张京祥 ;
吴启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33-40
[4]   从地产导向到文化导向——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城市更新方法 [J].
易晓峰 .
城市规划, 2009, 33 (06) :66-72
[5]   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 [J].
翟斌庆 ;
伍美琴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2) :75-82
[6]   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我国现行城市再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人文地理, 2008, (04) :6-11
[7]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 [J].
张京祥 ;
吴缚龙 ;
马润潮 .
城市规划, 2008, (06) :55-60
[8]   走向三方合作的伙伴关系:西方城市更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张更立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4, (04) :26-32
[9]   新自由主义·城市经营·城市管治·城市竞争力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4, (05) :43-50
[10]   城市政体模型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启示 [J].
何丹 .
城市规划, 2003, (1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