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传军 [1 ]
马凯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 电子公共服务; 数字鸿沟; 信息弱势群体;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4.12.007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逐渐向电子公共服务发展。但电子公共服务却将那些因年老、受教育程度低、贫困等原因无法使用或拥有信息化设备的人群排除在外,使得这部分人群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与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在借鉴国外政府扶助信息弱势群体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利用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渠道、建设信息化社区、采取公私合作的电子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手段来改善信息弱势群体的处境,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电子公共服务的便利。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外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 赵雪峰.科技致富向导. 2010(33)
[2]   论我国信息弱势群体电子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 [J].
王少辉 .
电子政务, 2010, (10) :39-44
[3]   国外推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重点做法 [J].
石怀成 ;
黄鹏 ;
杨志维 .
信息化建设, 2007, (09) :42-45
[4]   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分析与数字援助政策 [J].
赵豪迈 ;
白庆华 .
情报杂志 , 2007, (03) :101-105
[5]   排除电子政务沟通障碍有“法宝” [J].
姚国章 .
电子政务, 2004, (05) :393-394
[6]   数字鸿沟引论:信息不平等与数字机遇 [J].
曹荣湘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