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与激活: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逻辑演进与本土化探究

被引:18
作者
姚进忠 [1 ,2 ]
机构
[1]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
[2]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理论; 实践逻辑; 全球化; 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质,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将专业理论建构与干预方法的实践性结合起来。研究从实践逻辑出发,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做出另一种阐释,认为其经历了病理学实践取向、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和生态增能实践取向三个逻辑转向阶段,这种发展逻辑展现出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张力,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国际视角。根植于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研究尝试以互构为切入点,从文化、制度和实践激活三个角度构筑一个能动的、生态的本土化交互策略,挖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的实践智慧,提出了一个以全球思维和本土行动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9+37 +3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从抗逆力到抵抗:重建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优势视角 [J].
郭伟和 ;
徐明心 .
思想战线, 2013, 39 (05) :105-110
[2]   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两种视角 [J].
梁莹 .
学海, 2013, (04) :70-78
[3]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 [J].
卓彩琴 .
江海学刊, 2013, (03) :113-119
[4]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已有探索与未来路径 [J].
安秋玲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6) :21-25+33
[5]   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 [J].
文军 .
江海学刊, 2012, (04) :125-131
[6]   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 [J].
何雪松 .
江海学刊, 2012, (04) :140-144
[7]   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 [J].
姚进忠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3) :26-30+44
[8]   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 [J].
刘玉兰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 (06) :67-74
[9]   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J].
田国秀 ;
邱文静 ;
张妮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04) :9-19
[10]   “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 [J].
周晓虹 .
学术月刊, 2010, 42 (09)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