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旅游城市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谭小莉 [1 ]
宋成舜 [2 ]
翟文侠 [2 ]
柯新利 [3 ]
机构
[1]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2] 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咸宁市;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0.066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001 ;
摘要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模型,对湖北省咸宁市旅游产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3-2012年,咸宁市旅游产业效益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效益表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态势;10年间,咸宁市旅游产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经历了由协调发展、低级共生到协调发展的阶段,系统发展势头良好。除2005年耦合度处于低级共生阶段外,其余9年都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其中2008年处于最佳协调发展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193 / 5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 [J].
赵鑫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S1) :238-240
[2]   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郭晓东 ;
李莺飞 .
开发研究, 2014, (02) :78-81
[3]   副省级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J].
耿松涛 ;
谢彦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1) :91-97
[4]   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石惠春 ;
刘鹿 ;
汪宝龙 ;
刘伟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4) :108-114+120
[5]   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J].
翁钢民 ;
鲁超 .
生态经济, 2010, (03) :28-31
[6]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J].
陶江 ;
吴世新 ;
董雯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985-990
[7]   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 [J].
梁红梅 ;
刘卫东 ;
刘会平 ;
林育欣 ;
刘勇 .
地理科学, 2008, (05) :636-641
[8]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
[9]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评价 [J].
孙凯 ;
鞠晓峰 ;
李煜华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3) :165-167+172
[10]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