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菌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郑殿峰
梁喜龙
左豫虎
张玉先
冯乃杰
杜吉到
丁希武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大豆化控研究室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 生理生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侵染后幼苗形态建成、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在侵染过程中会使大豆侧根原基的产生进程出现滞缓,子叶的营养物质输出受阻,胚根的生长速度减慢,根冠比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胚根中的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通过分析,认为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可作为抗病育种和药剂调控与保护的研究靶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植物病原菌激发子与信号识别机理 [J].
郭泽建 ;
蒋冬花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5-11
[2]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J].
王建明 ;
郭春绒 ;
张作刚 ;
贺运春 ;
李文英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1) :1343-1348
[3]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抗原筛选 [J].
李宝英 ;
马淑梅 .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01) :91-92
[4]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变化 [J].
王淑芬 ;
张仪 ;
沈征言 .
园艺学报, 1996, (01) :37-44
[5]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J].
马汇泉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8, (02) :115-121
[6]   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研究 [J].
辛惠普 ;
刘静茹 ;
刘义才 ;
张云鹏 ;
张新德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5, (01) :19-37
[7]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
[8]  
植物生理学[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白宝璋等 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