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15
作者
王淑芬
张仪
沈征言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2] 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白菜; 干烧心病; 缺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34 [白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人为诱发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干烧心病的方法,研究了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片中钙含量的下降,干烧心病症逐渐出现。在此过程中,光合强度降低,膜受损伤,糖含量及电解质外渗率渐增,粘液外溢于叶表;解剖结构观察可见质膜内陷,有囊状小泡形成,细胞器逐步解体;随之,可溶性果胶剧增,胞壁损伤,最后细胞解体死亡,残存固形物充塞了胞壁内外。对叶片排水器黑变与干烧心病发生的独立性检验,表明二者无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水肥因子对大白菜干烧心病影响的研究 [J].
刘宜生 ;
黄巧华 ;
郭振华 ;
雷文 .
园艺学报, 1985, (01) :35-40
[2]   干旱对玉米叶片细胞透性及膜脂的影响 [J].
李锦树 ;
王洪春 ;
王文英 ;
朱亚芳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3) :223-229
[3]   大白菜“干心”病的发生与缺钙的关系 [J].
赵素娥 ;
邢金铭 ;
李得众 .
园艺学报, 1982, (01) :33-40
[4]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M].韩雅珊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