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最小二乘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王磊 [1 ]
苏越 [2 ]
张琴 [3 ]
刘平 [1 ]
苏式兵 [2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3] 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证候; 数学; 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拟定中医四诊等生物信息采集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2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等生物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各证候相关指标,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所有变量均经列最大化处理后导入PLS程序中进行计算,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完成建模和样本的预测。结果:逐步回归建立的5个证候类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以上;在此基础上,基于PLS建立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识模型对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和瘀热蕴结等主证候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3.02%、68.71%、92.45%、84.17%和68.71%。结论:PLS法能提高中医临床生物信息的利用度,在中医复杂证候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22 / 1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35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J].
张琴 ;
邱宏 ;
王磊 ;
都广礼 ;
刘平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2) :130-133
[2]   900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模式的研究 [J].
张琴 ;
刘平 ;
章浩伟 ;
王磊 ;
都广礼 ;
陈慧芬 ;
陈良 ;
王江容 ;
王宪波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08) :694-697
[3]   公因子和聚类分析联合在肝炎后肝硬化证候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J].
张琴 ;
张文彤 ;
魏建军 ;
王宪波 ;
刘平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 (01) :14-18
[4]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 [J].
王永炎 .
中医杂志, 2004, (10) :729-731
[5]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损伤关系的探讨 [J].
张琴 ;
陈慧芬 ;
陈良 ;
方志红 ;
吴定中 ;
刘平 ;
魏建军 ;
曹素华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03) :8-11
[6]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调查研究 [J].
张琴 ;
刘平 ;
陈慧芬 ;
陈良 ;
曹素华 ;
刘莺 ;
魏建军 ;
方志红 ;
吴定中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 (02) :108-112
[7]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8]   变量多重相关性对主成分分析的危害 [J].
王惠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6, (01) :65-70
[9]  
临床流行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家良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