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16
作者
:
杨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杨启国
杨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杨兴国
马鹏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马鹏里
王润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王润元
刘宏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刘宏谊
机构
: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3]
兰州
来源
:
地球科学进展
|
2005年
/ 09期
关键词
:
陇中黄土高原;
辐射平衡;
能量平衡;
感热;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利用定西试验基地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获取的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典型天气(晴天、阴天及雪天)和平均状况下的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典型天气间微气象特征有较大差异,但冬季的平均特征与晴天比较接近,云和降雪的扰动影响有限。冬季地表能量平衡以感热输送为主,土壤热通量为辅,且普遍存在不平衡现象。冬季初的2/3时段净辐射及土壤热通量日总量基本为负值,之后的1/3时段为正值,冬季地面加热场为热源。冬季土壤温度在地表及20 cm土壤层存在日变化,30 cm及以下土壤温度日变化很小。冬季地表日平均反射率基本在0.20~0.25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22。
引用
收藏
页码:1012 / 10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南极瑞穗站辐射平衡及湍流通量特征
[J].
刘树华,于鹏,熊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树华,于鹏,熊康
.
气象学报,
1994,
(01)
:68
-77
[22]
冬季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平衡
[J].
沈志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沈志宝
;
刘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卫民
.
高原气象,
1988,
(01)
:1
-8
[23]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2)
←
1
2
3
→
共 23 条
[21]
南极瑞穗站辐射平衡及湍流通量特征
[J].
刘树华,于鹏,熊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树华,于鹏,熊康
.
气象学报,
1994,
(01)
:68
-77
[22]
冬季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平衡
[J].
沈志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沈志宝
;
刘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卫民
.
高原气象,
1988,
(01)
:1
-8
[23]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