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最少受惠者地位及其政策根源——兼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

被引:8
作者
李放
张永梅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农民; 最少受惠者; 公共服务均等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社会分配正义的实现依系于对最少受惠者利益的增进与保障。而在中国,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看,农民都是当下社会中最庞大的最少受惠者群体。中国农民最少受惠者地位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策根源,与国家对农民收入和财富、自由和机会等社会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直接相关。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恰恰旨在改善我国农民的最少受惠者地位,促进社会分配正义的回归,具有鲜明的价值正义性,有利于保持整体社会的良性发展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促进居民消费平等化 [J].
刘尚希 .
中国财政, 2007, (07) :72-73
[3]   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 [J].
宋洪远 ;
庞丽华 ;
赵长保 .
管理世界, 2003, (11) :71-77+110
[4]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16-25+205
[6]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7]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 中国物资出版社 , (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 1998
[8]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