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8
作者
孟祥林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双面影响; 障碍因素;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大国一般都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即工业化初期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其差距逐步缩小,这也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的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双面影响是:一方面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西部地区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诱发和激化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等;另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如让基础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全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缓解东西部差距拉大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操作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功能,加强宏观监控;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优惠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2]   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 [J].
张平 .
经济研究, 1998, (08) :59-66
[3]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 [J].
程必定 .
经济研究, 1995, (07) :61-66
[4]   企业组织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 [J].
费洪平 .
经济研究, 1994, (08) :71-76
[5]   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 [J].
沈立人 ;
戴园晨 .
经济研究, 1990, (03) :12-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