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大麦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刘桃菊 [1 ]
唐建军 [2 ]
张东营 [1 ]
罗真 [1 ]
江绍琳 [1 ]
徐丰华 [3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 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3] 江西省东乡农业局
关键词
施氮量; 大麦重组自交系; 干物质生产; 氮素吸收利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5.110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大麦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大麦重组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氮肥对大麦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大麦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弱;成熟期茎叶氮含量、植株氮积累量、籽粒氮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籽粒氮含量增速缓慢;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降幅较大。[结论]施氮水平对大麦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0060 / 200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基本特点 [J].
董桂春 ;
王余龙 ;
张岳芳 ;
陈培峰 ;
杨连新 ;
黄建晔 .
作物学报, 2006, (10) :1511-1518
[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 [J].
李淑文 ;
文宏达 ;
周彦珍 ;
李雁鸣 ;
肖凯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10) :1992-2000
[3]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作物学报, 2006, (04) :484-490
[4]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霍中洋 ;
葛鑫 ;
张洪程 ;
戴其根 ;
许轲 ;
龚振恺 .
作物学报, 2004, (05) :449-454
[5]   宁夏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何文寿 ;
陈素生 ;
康建宏 .
土壤, 2003, (06) :500-505
[6]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J].
彭少兵 ;
黄见良 ;
钟旭华 ;
杨建昌 ;
王光火 ;
邹应斌 ;
张福锁 ;
朱庆森 ;
Roland Buresh ;
Christian Witt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9) :1095-1103
[7]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动态分布的影响 [J].
刘敏超 ;
曾长立 ;
王兴仁 ;
张福锁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0, (05) :309-312
[8]   应用15N示踪法对旱地冬小麦施肥与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J].
刘芳 ;
于振文 ;
亓新华 .
土壤肥料, 1997, (02) :30-31+38
[9]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张国平 ;
张光恒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4) :331-336
[10]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