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巴音布鲁克草原不同围封年限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被引:16
作者:
胡玉昆
[1
]
高国刚
[1
,2
]
李凯辉
[1
]
公延明
[1
,2
]
尹伟
[1
,2
]
王吉云
[3
]
陈爱莲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昌吉市草原站
[4] 新疆昌吉州草原站
来源:
关键词:
围封;
高寒草地;
群落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围封年限的草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群落由未围封的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 Turcz)逐步向羊茅(Festuca ov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方向演进.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在围封1a的草地达到最大,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大,优势度指数在未围封草地最大.各围封年限草地之间的相似性指数都在65%以上.围封1a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与未围封、围封3a的差异性显著(P<0.05),其它各样地之间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围封草地之间地下生物量(0~30cm)差异显著(P<0.05),而未围封草地与围封3a、5a草地地下生物量差异性显著(P<0.05),与围封1a草地地下生物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群落的演替指数和演替度分别为3.53,4.28,6.06,6.43和43.57,46.35,52.25,61.14,二者都表现为逐渐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86 / 119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