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作的起源和东传日本的路线

被引:4
作者
陈文华
机构
关键词
稻作技术; 水稻; 稻作起源; 越族; 亚洲栽培稻; 稻谷壳; 野生稻; 太湖地区; 路线;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传;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89.10.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的稻作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这里就考古发现、稻作起源和传播三个问题作一简要的叙述,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的发现情况新石器时代的稻作遗存对研究稻作起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J].
游修龄 .
中国农史, 1988, (01) :1-6
[2]   安徽古代稻麦小史 [J].
卢茂村 .
农业考古, 1987, (02) :273-278
[3]   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 [J].
魏京武 ;
杨亚长 .
农业考古, 1986, (01) :91-100
[4]   亚洲稻作文化的起源 [J].
李昆声 .
社会科学战线, 1984, (04) :122-130
[5]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石刻与原始农业 [J].
李洪甫 .
农业考古, 1983, (01) :75-80
[6]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 [J].
伍人 .
文物, 1982, (10) :44-56
[7]   长江中下游出土古稻考察报告 [J].
周季维 .
云南农业科技, 1981, (06) :1-6+50
[8]   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J].
李昆声 .
云南社会科学, 1981, (01) :69-73
[9]   我国栽培稻起源的探讨 [J].
闵宗殿 .
江苏农业科学, 1979, (01) :54-58
[10]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 [J].
Natural History Section ;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95-1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