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原真菌及其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3
作者
苏静 [1 ]
李双明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草坪实训基地; 土传真菌; 生防细菌; 分离; 鉴定;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S432.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平板稀释涂抹法从甘肃农业大学草坪实训基地土壤分离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按照菌落形态特征将其归类为5种真菌并编号为GSAF1、2、3、4和5,通过黑麦草离体组织和皿内幼苗接种土传真菌分离物,明确了3种土传病原真菌GSAF1,4和5,根据其形态特征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和镰孢属(Fusarium sp.)。共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2株细菌分离物,编号为ZSR20-ZSR32,采用皿内拮抗法筛选到3株拮抗细菌,分别为ZSR26,30和32菌株,其中菌株ZSR30的抑菌能力略高于菌株ZSR32,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高于30%,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达36.2%;ZSR32菌株对3种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ZSR26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抑菌作用较低,抑菌率均小于20%。结合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初步将ZSR26,30和32均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91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牧草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的功能多样性及其16SrDNA鉴定.[D].张振粉.甘肃农业大学.2010, 02
[12]  
紫花苜蓿种带细菌及其致病性.[D].张振粉.兰州大学.2013, 10
[13]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4]  
真菌学.[M].周与良;邢来君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5]  
中国真菌总汇.[M].戴芳澜 著.科学出版社.1979,
[16]  
真菌鉴定手册.[M].魏景超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7]   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J].
高芬 ;
吴元华 .
植物保护, 2008, (03) :1-6
[18]   苜蓿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测定 [J].
李春杰 ;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2000, (01)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