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33
作者
刘世薇 [1 ,2 ]
张平宇 [1 ]
李静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垦区; 城镇化; 驱动力; 黑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垦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中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参鉴模式之一。以黑龙江垦区为例,分两个层次深入分析垦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演变过程及与其他农区城镇化的差异。按照城镇化的资金来源和发展主体进行划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1947-1978年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阶段,1979-至今自下而上为主的快速城镇化新阶段。从动力因子视角对垦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0年间影响垦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依次是市场力、内源力、行政力和外向力。与沿海地区的小城镇相比,黑龙江垦区远离大都市区,城镇化动力表现为典型的"内生性增长",其发展模式可为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村镇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但垦区的城镇化方式有其特殊性和先天不足,应加强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规划农垦小城镇,实现垦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66 / 20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 [J].
姚士谋 ;
陆大道 ;
王聪 ;
段进军 ;
武清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47-1955
[2]   北大荒之路(1947~2047):从落伍者到领先者 [J].
胡鞍钢 .
农场经济管理, 2010, (10) :8-26
[3]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4]   抓城 强工 带农——关于构建黑龙江垦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思考 [J].
隋凤富 .
农场经济管理, 2009, (01) :4-9
[5]   坚持科学发展 实施跨越工程 全面开创垦区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J].
隋凤富 .
农场经济管理, 2008, (06) :4-9
[6]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8]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 [J].
吴莉娅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29-5535
[9]   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3) :47-51
[10]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J].
陈波翀 ;
郝寿义 ;
杨兴宪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68-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