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公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实践路径

被引:5
作者
高庆琦 [1 ]
谢洪伟 [2 ]
叶芳 [1 ]
机构
[1] 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
[2]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 底线公平; 转型期; 城市社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居住制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制的形成,也使得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从政治主导型转向利益驱动型,供给模式也从政府单一垄断供给向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多元参与。同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应与生产的垂直分离,也让政府从传统的垂直层级管理转向为全方位的监督、规制。在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践中,文章提出要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坚持"底线公平"理念,关注弱势群体,主张以保障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为公平的底线;提出"低端靠保障、中端寻支持、高端找市场"的具体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范宏伟.北京体育大学.2010, 10
[12]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吴忠民;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3]  
政府治理论.[M].唐娟;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  
理解社会政策.[M].(英)迈克尔·希尔(MichaelHill)著;刘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15]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等著;陈幽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16]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   制度变迁与社区公共物品生产——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J].
郝彦辉 ;
刘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5) :64-70
[18]   刍议社区体育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J].
沈逸萍 .
福建体育科技, 2006, (01) :17-18
[19]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区体育的基础效应分析 [J].
范海荣 ;
黄淑萍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1) :205-206
[20]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J].
何海兵 .
管理世界, 2003, (06)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