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地区中更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强
朱诚
房迎三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2] 南京博物院
关键词
宁镇地区; 中更新世; 磁化率; 粒度; 环境演变;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2.020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句容放牛山剖面ESR测年、粒度以及磁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 ,下蜀黄土作为一种受后生成土作用强烈的风尘堆积 ,其性状与北方黄土差别很大 ,主要表现为由于成壤作用及次生风化作用导致粘粒含量增多。该剖面揭示出本区中更新世 5个气候暖湿期 ,分别是 :15 9~ 16 3ka,192ka ,195~ 198ka,2 0 3~ 2 30ka与 311~ 35 0ka。其中第一个相对暖湿期不十分明显 ,在大致同时期的深海氧同位素 (V2 1— 14 6孔 ) 6阶段当中为一个小的气候回暖波动 ,第 2、3、4气候暖湿期可大致与西峰黄土S2古土壤层所反映的气候温暖事件相对应 ,可与深海氧同位素 (V2 1— 14 6孔 )第 7氧同位素阶段大致相对比。其中 ,前 4个温暖期可大致与老虎山下蜀黄土的标准剖面自上而下的 4个埋藏古土壤层相对应。旧石器考古发掘发现 6、7层有石器 ,从剖面测年资料及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得出 ,当时为暖湿的生态环境(即第 5个气候暖湿期 ) ,较适宜人类活动 ,与南京汤山猿人洞研究结果相一致。东北地区庙后山下层文化 (14 0 0~2 30ka)以大石片石器为主 ,文化面貌兼有华北大小两个石器系统的特征。这与该遗址发掘的石器相类似 ,这可能说明至少在中更新世中期长江河道应在句容以南。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孙东怀
    鹿化煜
    David Rea
    孙有斌
    吴胜光
    [J]. 沉积学报, 2000, (03) : 327 - 335
  • [2]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磁化率曲线与环境变迁
    张建军
    杨达源
    陈曰友
    李徐生
    蒋红俊
    [J]. 沉积学报, 2000, (01) : 18 - 21
  • [3] 南京汤山洞穴碳酸盐沉积物的电离质谱铀系年代
    汪永进
    HaiCheng
    陆从伦
    夏应菲
    吴江滢
    陈骏
    [J]. 科学通报, 1999, (14) : 1548 - 1551
  • [4] 南京汤山猿人生存古环境重建探讨
    朱诚
    张建新
    俞锦标
    [J]. 地理科学, 1998, (05) : 42 - 43+46-50
  • [5]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鹿化煜
    安芷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 278 - 283
  • [6] 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李徐生
    杨达源
    鹿化煜
    韩辉友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4) : 74 - 79+81-82
  • [7] 最近130ka洛川黄土堆积序列与格陵兰冰芯记录
    安芷生
    孙东怀
    张小曳
    周卫建
    S.C.Porter
    J.Chappell
    N.J.Shackleton
    张代洲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4, (24) : 2254 - 2256
  • [8]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
    杨达源
    [J].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 354 - 360
  • [9] 黄土频率磁化率与古气候冷暖变换
    刘秀铭
    刘东生
    F.Heller
    许同春
    [J].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 42 - 50
  • [10] 250万年以来的37个气候旋迴
    丁仲礼
    刘东生
    刘秀铭
    陈明扬
    安芷生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9, (19) : 1494 - 1496